10月市场表现回顾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10月大多都迎来了反弹,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反弹约14%。但在国内重要会议结束之后,外资加速流出,中国区股票市场依然是下跌走势,其中恒生指数跌幅加剧,10月下跌约14.7%。从板块来看,行业表现分化较大,信创、军工、医药表现相对较好,食品饮料、金融及地产链表现较差。
10月,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部分地区天然气供过于求,现货价格一度跌为负值。我们一度以为没法度过这个冬天的欧洲,股票市场也迎来了反弹。
这再一次说明,资本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精巧的自适应系统。投资者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会自动平衡供求关系。当预期高度一致的时候,市场反向运动的概率也在加大。
回到中国市场,本月重要会议之后,部分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担忧,资金外流加剧。这大概是我从业20多年以来,市场参与者对中国前景最悲观的一次了。逃离市场似乎变成了部分资金的首要任务,公司质地好像并不重要,很多基本面相对坚挺的股票也突然出现下跌,市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虽然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但资本逐利的本性,却永远也不会改变。就像欧洲过高的天然气价格,会招来原本毫不相关的卖家;优质资产的低价格,也一定会吸引形形色色的买家入场。
每当乌云散去,我们都会怀念当初便宜的价格;可当便宜价格来临,投资者又会嫌弃头顶上的乌云,现实就是这么矛盾。
和9月相似的观点,为了不错过优质资产打折的机会,我们决定继续适度忍受当下恶劣的环境。但也为了能度过潜在的暴风雨,我们对所挑选的标的,附加了更为严苛的标准。按照这些标准,在正常的市场中,几乎很难买到我们想要的资产。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目前保持中性偏积极的态度,继续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低估值板块的价值重估、新老能源、成长性板块的价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