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岭观点2020年11月:从“价值陷阱”到价值重估

时间:2020-11-01  来源:丰岭资本  阅读量:1280

部分估值极低的优质金融企业,过去被认为是“价值陷阱”。但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好转,叠加盈利修复,有望迎来持续的价值重估。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压力之中,叠加美国持续的打压,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一直较为悲观。短期的困难被当成了长期趋势,无限外推的结果,是许多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的行业,被市场打上所谓“价值陷阱”的标签,无论其表观估值多低,都无法吸引投资者的兴趣。

当宏观基本面没有趋势性转折的时候,这种偏见很难被修正。如果这些行业的短期表现不佳,悲观的人会说,这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如果这些行业短期表现较好,悲观的人又会说,这是回光返照,迟早会不行的。但是,如果宏观基本面出现持续的趋势性好转的时候,悲观群体有望逐步瓦解。那些被误认为是价值陷阱的优质企业,有望迎来猛烈、持续的价值重估过程。

从2018年初美国发起贸易战开始,中国经历了多次关税增加、供应链限制等等,在这中间我们的确看到了不少产业链搬迁出中国的行动。但综合下来,这些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要远小于预期。这几年中国无论是贸易顺差还是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持续维持在高位,并没有见到衰落的迹象。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有三个突出的优势:一是有相对完整的产业结构;二是有一个巨大的本土市场;三是实用主义的政策体系。即使在最悲观的情况下,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巨大的本土市场,中国经济内部循环也能在较长时间内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次疫情,中国的应对更加灵活有效;而许多所谓民主灯塔国家的体制,反而略显僵化。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这些优势会使得中国经济和社会更具韧性。

悲观的时候,大多数经济学家及投资者预计中国的外贸顺差会大幅度下滑甚至变为逆差,也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的长期利率会下降到零附近甚至是负利率,并预期人民币汇率会大幅度下滑。事实是,这几年中国经济最超预期的数据,就是进出口了;而反映经济需求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4月底的2.5%反弹到近期的3.2%附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5月底到现在,已经升值了将近7%。

出口及经济数据超预期,在很多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已经充分展现出来了,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好下去,市场对此也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反映。部分与之紧密相关的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其实也是显著受益的,但反映明显不足。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的客户们都跨过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并过上了好日子,和他们继续做生意,你还面临多大的风险呢?

过去几年大家都相对悲观的时期,一些优秀的金融企业,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已经为潜在的风险计提较为充足的拨备。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监管层出于谨慎的原则,又额外要求金融企业计提了更多的风险拨备。就像很多小朋友睡觉前,明明自己已经洗过澡了,爸爸妈妈担心没有洗干净,又强迫帮忙再洗了一遍。在这样背景下,我们相信,只要宏观环境不是太差,一些优秀的金融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叠加盈利修复,有望迎来最为典型的“戴维斯双击”过程。这无论是对深度价值投资者,还是对基本面趋势投资者,都将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遇。

我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点点耐心而已,而且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