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4,展望15—致投资者的信

时间:2015-01-06  来源:管理员  阅读量:1403

      2014年投资回顾

      2014年上半年,我们的一些重点投资对象由于不在风口表现不佳。但正如巴菲特所说的,股票短期个投票机,长期是个称重器。市场并没有让我们等待太久,下半年,我们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回升到我们买入价的上方,并有丰厚的利润;仅有少部分的股票,不断的跟踪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及时止损出局,避免了更大的亏损;另外,我们还适时补充了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也给组合带来较大的收益。


2014年,本基金的费后收益40%左右。作为一个开端,还算过得去。但和市场相比,这个成绩不能令人满意,这一年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我们依然有巨大的改善空间。期望未来会做得更好。

      

       2014年底蓝筹股的暴涨,是对过度扭曲定价体系的修正

在经济转型、增速下滑的初期,大部分传统行业的股票都被无情的抛弃,投资者热衷的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经济类型的股票。“谈估值你就输在起跑线上”,过去两年的市场,是所谓“成长股”的天下。


但在正常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无论是什么,都会有一个价格标准。好产品有好产品的价格,差产品有差产品的价格,这个价格放在股票市场上,就是估值。2014年最后几个月大盘蓝筹股看似疯狂的上涨,恰恰是过去几年市场极度不理性的一个正常的回归。


在上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中,我们前瞻性的预测了在2014年会有一场结构性的漂亮50行情,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富有戏剧性。过去两个月的市场,很多人抱怨“满仓踏空”、“赚了指数不赚钱”,但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对过度扭曲定价体系的一个修正而已。

      

       2015年最大的机会是价值重估

随着大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乏力,以及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2014年是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的一个拐点。如果市场预期未来房产价格涨幅有限,以及利率是个下行趋势的话,相比较而言,目前的股票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与潜在可能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相比,即使未来股票市场有大量的扩容,仍不足畏惧。


因此,我们相信,即使暂时看不到经济数据好转,仅仅只是居民资产配置转移,就能支撑未来几年股票市场的上升。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这仍然只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两级分化将十分严重。


随着新三板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注册制的日益推进。过去几年供求严重失衡的中小型股票,供求关系将会面临一个拐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会抑制小型股票估值水平的进一步推升。预期过高的大部分中小型股票,仍面临下跌的风险;只有部分真正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而正如我们之前两封致投资者信中提到的,过去两年一直被投资忽视的部分优秀的公司及品牌,将面临越来越少的竞争。其直接的后果,即使行业增长放缓,但优质公司的市场份额及利润率将持续提升,利润增速反而会加快!这类公司,特别是不在热门产业的,估值往往较低,向下的风险较小,如果再辅之以超预期的业绩成长,其股票往往更加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中国有13亿人口,有一个深厚宽广的本土市场,这是产生大型品牌公司最肥沃的土壤。在可见的将来,只要中国还没有崩溃,中国就一定会诞生出许多全球最大型的品牌公司。过去市场对大型蓝筹股的偏见,反而给价值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机会。


A股过去扭曲的定价体系,主要是人为控制供给造成的。随着资本改革的向前推进,整个定价体系向正常水平回归。由于经济仍疲弱,在流动性的推动下,价值重估很可能是2015年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我们认为,在A股整个定价体系重构的过程中,那些具有跨市场投资经验、熟悉各种定价体系的投资者,将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期望我们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投资研究经历,能够在2015年为我们的基金持有人提供更好的超额收益!

       谢谢大家!

                                                               金斌

                                                          2015年1月3日